1905년 병산서원(屛山書院) 통문(通文) 초(抄)
屛山再度通文。
右文爲回諭事。伏以。妄尊大而不知尊賢之爲何事。任倔强而不識自
强之爲何義。則是自悅於山蹊之間。而永棄於儒紳之列矣。仰惟貴
鄕麟角屛巖。卽
西厓柳先生。
旅軒張先生杖屨播馥之地。而柳村
先生朴公之陪遊題詠之所也。雖無一屋子。表章之揭扁之已有鄕
道內儒錄稧帖。則何可曰無其所而羹墻。於是寤寐。於是不日。第
棟居然而成。則士氣由是而有振作之望。鄕隣由是而有觀聽之
美。樂放縱者。日就乎繩檢。喜頑率者。自納於規範。非徒爲貴
鄕之所表準。亦一省之所聳動耶。意自貴鄕同室之內。忽生沮格
之意。反致戱事之患。是豈意慮之或及哉。如是。則向日之與隣鄕
人相訟營庭者。果何意也。其曰。我有遊覽。我有題詠云。則其將
以掠取先賢留賞之蹟。以爲自己之私物耶。一登覽。一題詠。夫人之
所可能。則登覽之人擧皆爲己物耶。先賢未償之債。後人踵而
成之。以爲傳美於後日。所重於當時者。豈無其人。而彼朴也之任自
倔强。妄自尊大。背先賢。而甘自棄沮衆論。而立私見。睥睨先賢
留賞之地。沮却一鄕已定之論。則其將謂擧皆無人而然耶。竊惟。
以貴鄕多士尊慕之誠。一任朴也之低仰竟致尾大之患者。將誰
任其咎也。然此係吾林。大議論大氣數。雖貴鄕無言鄙等不敢無
言。鄙等無言。一省豈無起而正之之人耶。玆略仰溷于僉君子。惟
僉尊諒察焉。
右通答。
義興鄕校。
乙巳正月十八日。屛山書院。
院長。前郡守。
李晩胤。有司。幼學。
尹大鉉。
柳東郁。會員。幼學。
柳致榮。前郡守。
柳道獻。進士。
柳道弼。
柳道龜。幼學。
金溶根。
安明烈。
柳喜榮。
金秉璜。
李廷佐。
柳聞榮。
宋德祖。
李宅鍾。前參奉。
柳永佑。
幼學。
柳道馨。
權準國。
柳道國。
李亨魯。
柳漢佑。
權永祚。
柳千植。
南錫禧。
金祖洙。
柳德榮。
柳源植。
柳泰榮。等。
屛山三度通文。
右文爲通告事。鄙等。以麟角修稧事。已定期日。方擬趁期齊赴矣。
近聞自何來之言。謂以麟角是
圃隱鄭先生入案地。雖無文字之
往復。而旣有是言。則不能無使人眩惑。此所修稧之論。非始出於今日。則
何不於前冬兩度通諭之日曾爲之言。而今乃言之。何也。豈向來
戱事之人。悶其計之不售。末乃借援於鄕隣。姑爲是藉重而然耶。
謂人莫敢議到而然耶。麟角卽
龜山之一寺刹耳。果如是說之爲
入案地。麟角與屛巖自是不同。則麟角自麟角。屛巖自屛
巖。何嫌於吾輩修稧之地乎。今日之言。旣以臨皐爲重。而果有
所未安於厓旅柳三先生。則鄙等亦粗知尊賢之道矣。豈可
以他人之有言容易遽破垂成之大論乎。貴鄕之人。雖未知其
誰某同聲。而人見本不相殊。公議自有所在。則必不與他相
合以爲沮敗之計也。鄙等方以來月十七日。同赴貴鄕。以訪玆
事前後曲折之如何。兼聽僉君子之緖論矣。惟僉尊諒察。
幸甚。
右通文。
義興鄕校。
乙巳二月十六日。屛山書院。院長。前郡守。
李晩胤。齋任。幼學。
尹大鉉。
柳東郁。